新闻动态
您目前在: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中小学生抓起

行业动态

2017年06月06日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中小学生抓起



     高考前夕,看着别家的孩子都在积极准备考试,家住江西省高安市的幸女士的心却是凉凉的。幸女士的儿子今年读高三,由于学习压力大,性格孤僻,而幸女士忙于生意也没有及时顾及儿子情绪的变化。高考前夕,儿子突然提出要辍学回家,不愿再读书,也不愿参加高考。

  近期,高校死伤事件频发的现象,大都是由于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造成的。鉴于此,江西省高安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全市部分中小学校,就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发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小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发展,认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考高分就是好学生。这就使得学生极端看重分数,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适应性问题,包括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问题,包括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情绪问题,包括忧郁、焦虑、情绪失衡;攀比思想,学生间的贫富差距,给了学生压力;心理素质问题,沉迷网络游戏、玄幻小说中不能自拔;个性问题,孤独、依赖、自我中心、缺乏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暴力等。

  以2012年某中学心理测评为例,全校高三学生2100余名,其中170余名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存在亚健康的学生占学生总体的68%。另外,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使得少数学生对生命价值认识模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意外事故。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在正常教学外,多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爱心、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精神。每位教育工作者和教职员工都需要接受心理学知识培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压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与家长互动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走访,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不良心理苗头,及时纠正、开导、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疏导、化解学生心理问题,做到预防为主,及时诊治。另外政府要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这样才可以减少问题学生,真正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健康成长。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