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目前在: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行业动态

2020年01月07日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就业为主,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困惑。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迫切要求。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呢?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深化德育工作的必然,也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面向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2002年8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决定”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心理健康即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的全面教育的必要条件。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冷静地面对现实;培养浓厚的职业兴趣,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提升人际的吸引力与团结协作精神;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全面的健康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带着憧憬跨入21世纪,但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们有的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致,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产生自卑;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高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压力和困扰。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社会偏见和竞争压力,心理健康表现令人担忧:上职业学校出于无奈而不愿意学习;不喜欢所学专业;认为前途渺茫;缺乏信仰和追求;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对未来的人才市场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等。不摆脱这些消极心态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事业。从长远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试能力,能及时排除各种心理压力与心理障碍,经常保持愉快、自信、乐观的心理状态。
 
  2、具有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能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但不轻浮,坚韧但不固执,礼貌但不虚伪;具有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品格。
 
  3、能顺利适应环境与社会。思想观念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为现实社会所接纳。
 
  4、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并勇于与人交往,与同学及其他人友好相处,能准确认识自己并正确对待他人,能谅解、宽容他人。
 
  5、具有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热爱本职,敬业精业,诚实守信,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
 
  6、有充分的理智,适度的情绪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用理智驾御并战胜各种不良情绪,行为不过激。
 
  四、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增强自信心,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学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刊、专题讲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不健康心理的危害,常见人格障碍及心理疾病的疏导与预防,如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正确面对挫折等,从而唤起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3、创设心理阵地,开展咨询服务。心理健康不仅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要积极开展个别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和矫治。学校可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悄悄话信箱”、“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放松室”等心理阵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4、进行心理训练。如社交训练、心理稳定训练、智力训练、专题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心理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快身心的功能。良好的校容、校貌在潜移默化中,会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和竞争。
 
  6、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科心理教育观念。作为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蕴育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调控学生的情绪,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能力、培养良好情感等一系列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构成“激励、合作、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只有当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教学活动之日,才是心理教育走向完善、成功之时。
 
  五、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挫折承受力是一个人避免或减少痛苦、适应人生与社会、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本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挫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一定的挫折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如果不正确看待,也可能使人消极悲观、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其次,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对待挫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克服和战胜挫折。
 
  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教育学生加强个性修养。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克己忍让等优良个性,对融洽和建立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热情真诚。热情和真诚是一种强烈的人际吸引因素,它让人有一种被接纳感、被关怀感,体验到人间最珍贵的感情。谁若能保持热情真诚的心灵,谁就能更易结交朋友,赢得人们的好感。再次,要讲究与人交往的艺术。要教育学生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视第一印象;二是多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三是学会恰当地赞赏别人;四是把握交往的深度;五是学会变换自己的角色。掌握了这五点技巧,就找到了打开人际交往之门的钥匙。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现实的态度常具有朦胧的理性主义特点,往往只从自身出发,追求纯真和善良,有意无意地认为或要求现实是完美的。然而当他们走出校园,面对复杂的社会,却发现现实远非想象的那样,就会感到困惑和消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包容性较广的性格观念。只有面对现实,才能适应现实,才能调节自身与现实的关系。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
 
  ⑴帮助学生确立目标,认识自我。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征相适应,如果目标确定的不合适,脱离了自身的实际,会使人失望、沮丧、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情绪。目标的确定,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获得成功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产生自信心和强烈的不断进取的欲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获得的成功体验对促进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⑵教育学生正视现实,调整自我。教育学生应面对现实,以现实的眼光看待社会,客观地评价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条件,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看待甚至设计社会,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
 
  ⑶教育学生积极乐观、完善自我。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品质,是走向自我完善的最重要的特征。具有了这种人生态度,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愉快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可消除很多心理障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体验现实的幸福感;二是学会宽容;三学会化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只有学会逆向思维,换位思考,才能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待事物,以乐观的态度去适应新的环境。
 
  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合理地安排教育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享按钮